10月18日,北京建筑大學(簡稱“北建大”)與首創環保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,啟動水、固、氣、能領域的全面合作。未來,雙方將重點圍繞國際領先污水處理技術、污水資源與能源回收技術、污泥處理和資源化等開展合作研發,并推進“中-荷未來污水處理技術研發中心”第二期建設。
當天,雙方聯合發布了好氧顆粒污泥技術,這是中-荷中心一期建設亮點成果之一,該技術由北建大科研團隊主導研發并實現工程化,是一種國際公認的下一代污水處理技術,經推廣后有望為城市污水處理廠節約電耗35%,節約碳源50%,將為中國實現“雙碳”目標添能助力。
校企合作簽約現場。北京建筑大學供圖?
2016年10月17日,北京建筑大學、首創環保集團(原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)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在北京聯合成立“中荷未來水處理技術研發中心”(簡稱“中-荷中心”),并簽訂合作備忘錄,首期建設期為五年。經過5年的高效合作,三方成功探索出一條國際化產學研聯合發展之路。
據了解,中-荷中心已研發出可直接應用的工程技術4項,其中一大亮點是好氧顆粒污泥技術。該技術依托于中-荷中心,由北建大馬克·梵·洛斯德萊特(特聘)和郝曉地兩位教授主導研發并實現工程化。
郝曉地介紹,該技術可利用好氧顆粒狀生物質的獨特性能對污水進行處理。在常規活性污泥法處理工藝中,凈化污水的微生物聚集為絮狀的污泥,而應用該技術后,大量細菌凝聚在一起,形成致密而具有優異沉降性能和空間層級環境的顆粒狀污泥。目前,這項技術已完成了小試、中試和工程示范,進入到工程化應用階段。
此外,中-荷中心還開發出可根據水質、水量以及工藝計算的碳足跡核算軟件,并安裝于首創環保服務器,為日后污水處理廠實現“雙碳”目標厘清了路徑與方案,成為國內首款污水處理碳核算工具;針對污水處理運行問題,開發出污水生物處理數學模擬技術以及智慧化控制系統,已在國內多座污水處理廠應用,有助于節約污水處理運行成本、減少無謂投藥數量、降低運行能耗;在資源回收方面,針對從污水中回收纖維素和磷酸鹽開展了技術儲備研發,已在首創污水處理廠應用,有利于減少污水處理運行能耗,并緩解磷危機的早現現象。
當天,北京建筑大學、首創環保集團與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簽署中-荷中心二期合作備忘錄,未來五年,三方將重點圍繞污水處理國際領先技術、污水資源與能源回收技術、污泥處理和資源化等方面開展合作研發。